7月10日,我校新入职辅导员岗前培训进入第三天,围绕学生日常管理规范、职业规划指导、品牌工作创新及职场适应策略展开四场专题培训,通过制度解读、案例分享与经验传承,助力新任辅导员实现从“新手”到“能手”的跨越。

上午9时,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潘晶以《辅导员落实“一日生活制度”的方法与路径》为题作专题培训,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深入探讨制度落实的路径与育人实践,引发现场热烈反响。培训中,潘晶从“明制度、守初心、讲方法、用热爱”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一日生活制度”的育人价值与实践路径。她指出,制度是基础,应结合《学生手册》要求,细化日常行为规范,为辅导员工作提供制度保障;育人是核心,要坚守初心,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方法是关键,需脚踏实地、贴近学生、协同推进;热爱是动力,唯有用心陪伴,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心中。此次分享不仅展现了我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素养与育人情怀,也为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提供了有益借鉴。

随后,信息工程学院张平书记带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与实施策略”专题培训。他从生涯发展理论的高站位切入,深入剖析职业规划与学业指导、就业服务之间的紧密内在关联。结合学校“职业规划 + 就业指导”双轨育人路径,张平书记提出“大一探索兴趣、大二聚焦能力、大三对接行业、大四精准冲刺”的分阶段职业指导方案,为辅导员构建系统化、科学化的职业育人框架提供了清晰指引。

下午的培训聚焦工作创新与职业心态塑造。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张亮书记以“高校学生管理经验产品化与品牌塑造”为题,以问题为导向,从“为什么要培育品牌”、“怎样培育品牌”和“培育什么品牌”三个关键问题层层深入。通过“党建引领‘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和“‘育美·育心·育人’价值理念全力打造‘五位一体’学生社区心理育人机制”等极具代表性的品牌案例,详细解析“问题导向—特色凝练—持续迭代”的品牌培育路径,鼓励辅导员们在日常工作中挖掘亮点、打造特色,形成具有影响力的育人品牌。


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关宏达则以“以积极的心态度过职场的适应期”为题,从职业价值认同、角色定位调整等多个维度展开分享。他结合自身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引导新任辅导员正确认识辅导员岗位的“成长价值”、“社会价值”,明确职业定位,鼓励大家在服务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升华,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迎接职场挑战。
参训辅导员表示,当日课程既有制度落地的实操指南,又有职业发展的前瞻引领,为今后工作提供了清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