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3日晚八点,基于2024-2025第二学期的开课需要,视觉传达设计系在腾讯会议开展《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磨课会议。磨课活动由朱智琦老师主持,蔡雨林老师与徐轶凡老师共同参与。

磨课会议由课程负责人朱智琦老师首先详细阐述今年计算机辅助课程的新改动和新要求。她从多个角度对课程进行了初步构建和设想的汇报,包括课程课时、授课对象、授课内容(需求)、具体软件教学要求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在授课内容方面,朱老师结合当前计算机辅助课程对三维软件C4D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调整。她强调课程内容不仅要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针对具体软件教学要求,她详细介绍了所选用软件的功能特点、对应后期课程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软件学习之间进行衔接。此外,朱老师还对考核方式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多元化考核方案,包括课堂练习、线下自学以及结课作业等,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践能力。朱老师强调了新改动的必要性,并解释了这些改动将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
在汇报结束后,朱老师与蔡老师和徐老师展开了深入讨论,重点探讨了课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三位老师结合各自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多项改进建议,以确保课程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蔡雨林老师提出:大部分首次接触到软件学习的大一学生,在软件操作和整体使用逻辑上接受度较低。因此在ai软件的教学中,案例应着重体现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快捷命令。而关于不同软件的学时安排,徐老师提到ps软件虽然较简单,后期与课程需求匹配度较低,但ps对于初步接触到电脑软件学习的大一学生来说是建立软件使用逻辑,奠定其他软件理解的关键起步环节。为了合理安排课时,可以适当减少ps软件教学时长,另外也可以将ps软件的教学放在线上课程中或穿插在前两个软件的案例教学当中。

经过深入讨论,三位老师共同制定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调整措施。他们计划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这些措施,他们希望能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克服可能出现的困难,确保课程顺利推进,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