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常态化,2022年全国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团队培训会于2022年11月30日晚七点半线上开展。我院艺路“匠”心科技志愿服务队全员师生积极参加。

首先由中国科学技术中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王渝生对科学展开讲解,他明确指出科学的本质属性是“求知、向善、尚美”,并倡导各组织团队要努力,展现科学的本质属性。科技志愿者应积极投身科技志愿服务“智惠行动”,以“智”为特色,充分体现科技工作者的智力优势和专业优势,以“惠”为导向,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科技需求和科普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随后,播放了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廉思在志愿服务大讲堂上“人生应当有志愿者的演讲”。志愿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鲜明的目标和逻辑清晰的过程安排。同时,也需要不断优化与更新,使得社会优质资源能够得到,最合理的分配、最正确的使用,让真正需要的人和事都得到及时的解决。接着,会议中介绍了“志愿服务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建议”。在此基础之上围绕着“安全工作是何人来负责”、“安全工作从何时开始做”、“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隐患”三个方面展开讲解为各组织团队提供了众多宝贵的建议。最后,主持人连线了中国海洋大学张敏、兰州大学多兰、北京自然博物馆李莉三位项目负责人,分别对自己的项目以及志愿服务的成果展开了讲解。

志愿者李荧听了之后深受启发,并感叹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时代的发展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坚持科学创新,更要深入基层,向广大人民群众宣扬科学知识,让中国人民都重视科技兴国起来,用科研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对于大学生来说,志愿服务不仅是青年对社会的单向输出,更是青年走向社会的最好老师,它向青年传授着待人接物的社会经验。服务队指导老师陈军表示,此次培训,不仅是对科技志愿者进行了一场志愿精神的洗礼,更是对志愿团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