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师生风采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风采
    【优秀毕业生——廖敏】二十多岁的风终究会吹散十八岁的遗憾
    发布者:廖敏 来源:外国语学院  日期:2025-09-24 17:54:56

    廖敏,女,外国语学院商英1212班学生,上岸成都体育学院翻译专业。大学期间先后取得英语四六级,普通话二乙证书。同时也获得三等奖学金等荣誉与奖项。

    回顾我的考研之路,我认为这个过程我乐在其中。从大一我就有考研的打算,因此一直以来都努力学习专业课,争取在大学期间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大三下期的寒假期间,我就在思考我应该选哪些专业,开始第一次研究学硕和专硕这两类,最后我还是选择了专硕。专硕里还有学科教育和MTI,我一直在这两个中犹豫,所以我把两个学科需要准备的专业课都对比了一下,我发现我更加喜欢MTI的内容,因为它倾向于中外文化的积累,特别是百科知识这一科,能从中了解到古今中外很多文化和历史知识,为我们枯燥无聊的备考生活增添一点乐趣。除了百科知识,我还喜欢翻译基础这门科目,虽然这门科目是我初次系统接触,一开始对翻译是无从下笔,但是我找了很多关于翻译理论的书籍和原来我们学过的商务翻译类的书籍,希望可以从中学到理论知识,为自己之后的练习打下基础。前期我的重心一直放在练题方面,后期我才开始花大量时间背书,我背书的地点就在大厅,当时整个大厅很多背书的,书声朗朗,学习的氛围很浓,累了还可以和一起学习的朋友聊聊天,吃吃零食。我的院校不怎么考黄皮书上面的内容,所以我一直在用蜜题APP背书,蜜题上的内容很多,但是也存在重复的内容,在别人黄皮书背了两三遍的时候,我还在背第一遍,而且我第一遍还只是背的是院校常考的板块,我的进度明显落后了,一开始自己是很慌的,然后慢慢在加快背书进度,每晚从晚上9点回宿舍慢慢也变成10点回宿舍了,但是之后背着背着自己就发现有一些内容我已经背过了,这才逐渐放下心来。不过,我也没有因此懈怠背书,也在争取可以达到背三次的目标。而且,背书的时候因为自己用的是APP背书,就没有纸质版的那么方便勾画,所以前期背百科知识的时候,我还会在A4纸上写知识点,但是后期百科知识背习惯之后,完全不用写知识点了,基本就是读一遍,理解一遍,再背背关键词,最后理解背诵出来。每天背书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因为可以在背词条和百科的时候积累很多知识,所以备考的这段时间,除了每天两点一线的枯燥和无聊之外,大部分时间还是很快乐有趣的。特别是我喜欢把我一天的计划写本子上,完成一项勾一项,写下用时,这样的话每晚可以直观了解自己的学习成就和学习效率,如果效率低的话就会反省一下原因,在之后的学习中尽量避免。如果一天的效率很高的时候,又可以给自己一点奖励。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每晚回宿舍都会和室友随机抽词条考,和她交流学习的心得,让枯燥的日子变得很有趣。10月,是我最忙的时候,那会要准备专业课考试,要准备实习和论文。白天会出现学着学着就要去上课的问题,所以,我把我的背书时间和上课时间排在一个时间段里,因为对我来说背书可以随时中断,但是写练习题的时候是不能被打扰的。11月初开始准备政治,这段时间的事情很少,所以11月我花大量时间在背诵专业课和政治,还有复盘翻译,争取能够查漏补缺,在这一个月内把知识都吃透。政治这一门课我主要是跟着网课学理论知识,答题模板和技巧。在备考的这段时间,我一直保持每周休息一天,每周花一天的时间复盘,而且平时学习学得很满足的时候我会奖励自己喝奶茶,吃想吃的东西,每次休假我都会跑很远寻找美食,这是我备考期间很有趣的经历。我在大学期间不是很优秀,我想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备考的这段时间,我一直保持每周休息一天,每周花一天的时间复盘,而且平时学习学得很满足的时候我会奖励自己喝奶茶,吃想吃的东西,每次休假我都会跑很远寻找美食,这是我备考期间很有趣的经历。

    我相信我们一定会上岸的,让二十几岁的风吹散我们十八岁那年的遗憾吧!

    考研格言:二十多岁的风终究会吹散十八岁的遗憾。

    上一篇:【优秀毕业生——刘芷吟】Do It for the Plot:把生活活成电影

    下一篇:【优秀毕业生——胡晨欣】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