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最新推荐
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教学动态 > 正文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赴山东大学青岛校区调研,共探计算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发表时间:2024-08-05 11:30作者:苏永红摄影:阅读:

7月28日至7月30日,信息工程学院苏明霞、苏永红和黄彩霞三位教师,踏上了前往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的专业调研之旅。此次调研旨在深入学习并借鉴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与成功实践。

调研期间,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彭朝晖教授给予了热情接待,并亲自引领团队深入了解了该学院在计算机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彭教授以“厚积底蕴,能力先导,守正创新”为核心,全面介绍了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构建的四位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这一体系不仅涵盖了计算机专业、大数据专业、人工智能专业等多元化教育平台,还特别设立了泰山学堂(计算机)及计算机菁英班,为培养未来科技领袖奠定了坚实基础。

彭教授强调,学院通过“厚积底蕴”强化学生的知识基础,包括数学、自然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等核心领域,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先导”,即运用计算机思维与系统方法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守正创新”的指导下,学院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紧跟世界科技前沿,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卡脖子”领域,为科技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为实现这一目标,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创新性地提出了“学、研、践、评”四位一体的培养标准,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学院构建了高效的质量保障机制和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机制,作为达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双轮驱动。通过不断深化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优化质保机制,学院在“持续改进”中始终坚守“学生中心”,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值得一提的是,学院还积极打造智慧教育新生态,通过“课程教学网络化、实践教学平台化、教学管理一体化”的创新模式,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与学生的学习体验。此外,学院还自主建设了包括思政示范平台、数字资源平台、特性分析平台和管理控制平台在内的四位一体支撑体系,实现了培养标准的精准落地与质保机制的顺畅运行,同时融合了大模型、元计算、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丰富了平台体系的智能化与大数据应用能力。

调研成果丰硕,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连续四次通过工程教育认证(2006-2027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9、2021年),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更是入选了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1年)。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山东大学在计算机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我校信息工程学院未来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与启示。

随着此次调研的圆满结束,我校信息工程学院教师们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带回学校,进一步推动本校计算机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拔尖计算机人才贡献力量。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教学行政办电话:027-81695724  学工办电话:027-81695725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