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在这场汇聚全国顶尖高校的网络技术竞技盛会上,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派出的五支学生参赛团队,展开了智慧与创意的巅峰对决,尽显IT学子的卓越风采与创新锐气,以“全晋级、多突破”的亮眼表现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五支队伍全部通过资格赛,斩获华中区选拔赛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千余作品竞逐,顶尖高校同台竞技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China Collegiate Computing Contest,简称C4)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等机构联合创办,经过近十年的发展,该赛事已成为国内网络技术领域的重要赛事,获得了高度的院校与社会认可度,连续多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被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高校列为A级竞赛或研究生推免加分项目,并曾先后两次成为“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的活动之一。本届大赛规模创历史新高,吸引了来自全国405所院校3021支队伍作品报名资格赛,展示了我国本科高校在网络技术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成果。参赛高校覆盖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985/211名校,以及国防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特色强校。经过层层选拔与激烈角逐,来自全国121所高校的317件优秀作品脱颖而出,晋级全国总决赛。最终,共评选出一等奖15项、二等奖53项、三等奖106项,我校“正在编”团队凭借技术创新性与应用价值,在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成为华中地区唯一入围总决赛并获奖的民办高校队伍。
“正在编”团队:以AI赋能网络安全,突破技术壁垒
由李浩、王彦群、张耀涵三名同学组成的“正在编”团队,聚焦网络安全领域痛点,创新提出“主动防御+智能分析”双引擎架构。其作品《安测云——融合RAG、数字孪生与机器学习的主动网络安全平台》深度融合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数字孪生仿真与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一个动态感知、精准预测、快速响应的网络安全平台。该平台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模拟真实网络环境,结合RAG实现威胁情报的实时检索与生成,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对攻击行为进行智能分类与溯源,有效解决了传统被动防御的滞后性问题。
评审专家评价称:该作品展现了学生对前沿技术的敏锐洞察力,其架构设计兼具创新性与实用性,尤其在威胁预测准确率和响应效率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为中小企业网络安全防护提供了低成本、高可用的解决方案。
 
以赛促学,彰显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效
此次佳绩的取得,是武汉华夏理工学院长期坚持“产教融合、赛教一体”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备赛期间,学校信息工程学院组建跨学科指导团队,联合企业专家开展技术攻关,通过“项目制+导师制”模式,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田夏利教授表示:从区域赛到全国总决赛,我们经历了数十次方案迭代,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与学校的支持。这次经历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技术创新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敢于突破的勇气。
砥砺前行,未来再攀高峰
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作为国内计算机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科竞赛之一,已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风向标。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在此次赛事中的优异表现,不仅展现了学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更彰显了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的深厚积淀。
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赛促创、以创促新,鼓励更多学生投身科技前沿领域,为国家网络强国战略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