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启,信息工程院软件工程专业为期三周的专业综合实训于 9 月 1 日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实训作为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衔接理论与实践的关键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深入掌握软件开发核心技能,为后续毕业设计及未来职业发展筑牢根基。

专业综合实训在学校 412 鸿蒙实验室开展,由马德进老师担任指导教师,为同学们讲解鸿蒙设备端开发技术。在实训中,同学们围绕鸿蒙设备端开发技术与实际应用场景展开系统性学习与实践。同学们首先聚焦鸿蒙设备端开发技术基础,系统学习了嵌入式理论知识与鸿蒙操作系统原理,重点认识并了解鸿蒙操作系统的核心特性与应用场景,同时完成了实训所需开发环境的搭建与使用练习,为后续实践操作做好了充分准备。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进一步深入 STM32 单片机相关知识的学习,不仅掌握了 STM32 单片机的工作原理与操作方法,还动手完成了 LED 指示灯控制设计项目,通过编写程序、调试硬件,实现对 LED 指示灯的精准控制;同时,结合智能家居实际应用场景,完成了智能家居照明电路设计,将单片机技术与生活场景相结合,切实感受技术的实用价值。随后,实训内容转向智慧交通系统方向,同学们重点学习了红外传感器与超声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及应用方式,并通过搭建实验电路、编写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将两种传感器应用于智慧交通系统模拟场景中,实践传感器在交通信息检测、车辆识别等环节的具体应用,进一步提升了自身对技术实际落地的理解与实践能力。

在实训过程中,马德进老师始终秉持耐心细致的教学态度,针对同学们在理论理解、环境搭建、程序编写及硬件调试中遇到的问题,逐一进行答疑解惑,引导同学们主动思考、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学们也展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与积极的实践态度,课堂上认真聆听讲解,课后主动交流讨论,动手操作时专注投入,在完成各项实训任务的同时,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技能。
专业综合实训帮助软件工程专业的同学们初步建立起鸿蒙设备端开发技术的知识框架,掌握了多项关键操作技能,为后续学习智慧农业、智慧矿山、智慧园区等更多场景的技术应用,以及电商类应用开发、网络通信、数据持久化等实训内容奠定了良好基础。后续,随着实训的持续推进,同学们还将接触更多丰富的实训项目,进一步拓展技术视野,强化实践能力,真正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度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