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10日,“鸿蒙就业赋能训练营(第一期)”在华为-华夏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鸿蒙人才培养中心开展。该训练营由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和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协办。9日上午,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政企业务部教育医疗行业总经理范林芳、教育行业客户经理陈旭,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企湖北BU总经理张广闻、教育事业部华中区负责人陈冲、教育事业部客户经理许明艳,湖北铁道运输职业学院教师代表,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名誉院长熊盛武、执行院长夏婷、党总支副书记张平、实验中心主任金君、党组织员吴乐及部分教师代表考察指导训练营开展情况。

“鸿蒙就业赋能训练营(第一期)”共有45名高校毕业生参加,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训,帮助学生掌握鸿蒙系统应用开发核心技术,并通过华为认证考试,提升就业竞争力,应用华为-华夏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鸿蒙人才培养中心先进的教学设备开展鸿蒙应用开发实践、系统调测与优化,为湖北省鸿蒙生态人才队伍建设及学生就业工作贡献力量。
考察活动后,校企双方于综合楼702室召开华为-华夏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社会服务洽谈会,校企双方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
名誉院长熊盛武介绍了华为—华夏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当前的发展情况。结合8月26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他提出产业学院下一阶段的社会化服务发展思路:以“鸿蒙就业赋能训练营(第一期)”为政校企合作起点,常态化开展鸿蒙生态培训,扩大社会化服务供给;并从“校内—校际—校企政”三个维度同步发力,把产业学院打造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杆型社会化服务平台。
随后,与会企业代表分别介绍了校企协同育人进展以及AI+、ICT+新兴工种的人才需求,并重点围绕“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就业”两大目标展开交流。企业代表们一致认为,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快速迭代,AI+、ICT+领域对“数字技术工程师、鸿蒙应用开发工程师、智能运维技师”等新工种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希望依托产业学院平台,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为原则,与学校联合开展学生就业培训、高校师资培训和企业员工信创转型培训,培养契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执行院长夏婷表示,“鸿蒙就业赋能训练营(第一期)”成功开展是华为—华夏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社会服务的具体体现,要继续把人工智能、鸿蒙生态、ICT 新兴工种需求深度嵌入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同时为社会服务提供支持,通过开展社会服务进一步提升师生技能,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社会服务生态。努力把产业学院打造成兼具人才培养与社会化服务能力的综合性平台,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升级同频共振,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高质量就业竞争力,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人才与智力支撑。
华为—华夏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将以本次鸿蒙就业赋能训练营为起点,努力构建“校内—校际—校企政”三维一体、可复制推广的标杆型社会化服务平台。将持续深耕AI+、ICT+新工种,把鸿蒙生态、数字工程师、ICT新型工种等需求融入课程,打造良性循环的社会服务生态,为校政企提供信创赋能,为师生叠加技能与就业竞争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