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基本情况
学院计划在线教学开课120门,实际授课62门。进行在线教学的教师74人;开出在线课程164门次;参加在线教学的学生10312人次;到课率97.7%。
二、 教学情况
13周,学院本学期执行计划剩余的所有理论课程均在线开课。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除2017级电信和测控专业的“嵌入式技术课程设计”因必须硬件设备开课,不具备线上开课的条件,做好了返校开设计划,其它课程全部做好了在线教学安排。本周,2017级开设2门课程设计,涉及5个班级;2018级开设1门课程设计,涉及4个班级;2019级开设1门课程设计,涉及14个班级。教师普遍反映,网络通畅,与学生互动良好。
年级 | 开设课程设计门数 | 班级数 |
2017 | 2 | 5 |
2018 | 1 | 4 |
2019 | 1 | 14 |
本周,学院分别进行了线上公开答辩和普通答辩,答辩过程流畅,秩序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本次线上答辩也是答辩形式创新的一次成功探索。
为了营造更好的毕业设计公开答辩效果,让评委和答辩学生在更加真实的“答辩现场”进行公开答辩,各评委老师和参加答辩的学生统一使用腾讯会议虚拟背景,标题为“信息工程学院2020届毕业设计公开答辩”,大家体验到了既严肃又温暖的答辩氛围。


为了让公开答辩学生发挥更好地发挥优秀示范作用,方便更多的学生观摩学习,同时为保证答辩资料完整存档,我院对公开答辩现场进行了全程录屏。采取上、下午全程录屏、阶段性录屏和答辩学生单独录屏等多环节同时开展的方案,确保录屏万无一失。


我院首次开展线上公开答辩,也是全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范例。为了保证公开答辩当天顺利进行,前期毕业设计专项小组老师们反复讨论、提前下载和摸索所用的视频软件,按照正常的答辩流程提前演练,预想一切视频答辩中会出现的问题该如何应对。答辩前一周,学院就组织参加公开答辩的全体学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预答辩演练,并对答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了有效应对措施。




公开答辩工作能圆满完成,得力于团队老师的全力协作。从答辩流程的规划,各种方案的制定到具体任务的执行,毕业设计专项工作小组的老师们都在“用心做”——事无巨细,充分准备,用心完成。我院的公开答辩也得到了教学督导及教务部老师高度评价。此次公开示范答辩,不仅检验了我院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展现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与督促作用。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根据老师们使用超星学习通考试平台反馈,部分收上来的答题图片不完整(可能图片过大导致显示不全)。通过老师大量测试发现,图片有时完整,有时不完整。为了确保老师正常阅卷,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学院专门将避免出现此问题的方案录制成视频,组织老师们观看学习,并要求在考试前给学生播放,让学生按照步骤操作(操作较简单),确保试卷导出后图片完整显示,方便阅卷。
2.学生反映在线上课眼睛疲劳,我院建议老师增加课间眼保健操环节,师生一起做眼保健操,不仅舒缓了视力疲劳,同时也放松了精神。该做法得到了学生们一致好评。
3.个别老师上课与学生互动较少。学院要求通过系部例会,老师们之间相互传授自己与学生线上互动方式,沟通学习。同时也建议互动少的老师多听在线教学优秀教师的课,吸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