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最新推荐
信息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栏目 > 信息新闻 > 正文

信息学院召开2019年暑期教学研讨总结会议

发表时间:2019-08-25 20:43作者:梁梦凡摄影:阅读:

8月24日上午,信息学院召开2019年暑期教学研讨总结会议,学院院长王敏、副院长夏婷、总支书记毛峥毅、各系部负责人及学校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主任吴永桥、教学督导办公室主任黄国赋、财务处副处长李永超、校团委书记姚卓夫、机电学院副院长齐洪方、商学院副院长潘连柏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院长助理梁梦凡主持。

2.jpg

会议紧紧围绕暑期教育教学“优化新时代教学模式,培育高素质有用之才”研讨主题,从推进通识教育、建设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和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四个方面展开,各系部负责人充分回顾以往工作经验和暑期研讨成果,交流工作思路。

数理基础与应用课部负责人张韧介绍,课部筹备了两门通识教育课程,分别是《数学方法与思维》和《数学逻辑与思维》,目前这两门课程的资料准备工作已经完成。针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一流课程建设需要注重特色教材的编写,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同时采用合适的考核方式激励学生。

实验中心主任熊薇薇认为,实验最能体现学生的科学素养,应该建立完整的通识课程教学体系,将通识教育融入到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来实现跨学科交叉融合。

3.jpg

教学行政办主任胡少梦分享了我院在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方面的优秀成就,如通过“一班一项目”的运行,实现了科技竞赛项目的孵化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学院创新学生管理平台的试运行,极大的提高了师生的工作效率,后期将进一步完善推广。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主任赵京介绍到,系部老师全员参与调研,共调研企业10余家,院校3所,为专业建设和校园环境优化提供了不少思路。完善的专业课程体系逻辑关系图能使教师自身更加清楚课程之间的知识点结构和衔接关系,能有效促进教学。在建设校园硬环境的同时,也应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学生学风考风的建设,由内而外的教育学生、引导学生。

4.jpg

大数据专业负责人傅媛对大数据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举措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协同育人项目、“STEAM”教育模式、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都是促进专业建设的有力措施,培养“五会”(会思考,会学习,会沟通,会动手,会生活)学生的前提是要有“五会”的老师,加强教师自身师德师风建设、提高专业技能是关键。

自动化系主任乔志刚提到,建设一流专业的基础是明确专业方向、凝练专业特色。自动化系部对此展开了详细的调研与讨论,随着人工智能行业的兴起和广泛应用,智能控制和机器人技术可以分别作为自动化和测控专业的主要方向。另外学院可以优化专业结构,设置人工智能方向,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5.jpg

近年招生持续火爆的计算机与网络工程系主任李小艳介绍到,成倍增长的招生人数给专业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教师要有效利用新媒体和网络,高效工作。通过日常关注实现对行业和院校的调研、建立课程电子资料库、建设课程思维导图、定期开展专题学习等方式能有效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促进一流专业和课程建设。

最后,学院院长王敏教授作会议总结强调,暑期研讨的优秀成果和建设思路,后期要分项展开交流并付诸实际,将好的经验推广下去,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将我校建设成为具有华夏特色、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百年名校贡献一份力量。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教学行政办电话:027-81695724  学工办电话:027-81695725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