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18:30,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在学术报告厅召开《大数据时代》主题讲座,吸引数百名该校学生前来聆听,主讲嘉宾为该校大数据方向老师刘春燕副教授,讲座是继1月11日中国大数据领军人物周涛教授为该校学子带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浅析》后的又一场大数据盛会。

该校信息学院院长助理王绪梅老师为此次讲座拉开序幕,她表示,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的大背景下,大数据已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此次讲座是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到大数据的前景和现实运用,后期将进一步召开《大数据概论》和《Python程序设计》两门选修课,并于2018年正式招收大数据方向的大一新生。

刘春燕副教授教授以“每天吃几餐?”、“你每天三餐吃了多少米?”“每顿打几两饭?”“那又吃了多少肉?”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问题着手引导同学们互动,又以“每天吃了多少蛋白质?”,“吸收了多少碳水化合物?”等专业术语引导学生思考。紧接着,围绕着吃、穿、住、行、社交生活五个方面,刘春燕教授分舌尖上的大数据、购物狂欢节、大数据的“家”、由大数据开始走遍世界、社交网络与智慧生活五大板块深入浅出地回答了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有几何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刘春燕教授分享了所带学生宁一双从学校考研进入北京工业大学后又考博进入清华,进而成为金蝶研究院和清华联合培养的博士后,专攻语音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这一励志故事,她指出:数据本身不是目的,我们需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处理服务于社会和人类,发展智慧城市,倡导智慧生活。
整场讲座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会场气氛十分高涨,该校参会的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张晓倩表示,此次讲座让她对大数据有了全新的认识,让她对处在大数据时代感到十分幸运,后期学校的公选课她一定会提前“抢课”,争取学到更多的基础理论和前沿知识。
据悉,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十分重视大数据专业方向的创办,此次讲座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由学校教务处主办、学校信息工程学院承办,学校教务处李小燕主任、信息学院计算机系、学工办老师全程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