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最新推荐
信息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栏目 > 信息新闻 > 正文

华夏学院第一次科研项目专题会议成功召开

发表时间:2012-09-24 10:09作者:摄影:阅读:

920上午,在信息工程系会议室举行了第一次科研项目专题会议,参会人员包括:华夏学院副院长黄国赋、产学研办副主任黄志军、信息工程系主任马德宝、信息系教学办主任沈霞、各教研室主任、有科研项目的老师、骨干教师、在外读博的老师。会议由产学研办黄志军副主任主持。

首先信息系主任马德宝教授发言,认为这次科研项目专题会议召开很有必要,首先要对科研项目进行正确定位,科研的目的是为了支撑教学,提高老师专业素养及综合素质。科研团队的建设很有必要,应有利于教学。要尽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利益与价值,从而提高老师的生活待遇与水平,建议多做些切实可行的工程科研实验。

接着信息系副主任兼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廖传书发言,认为这次科研项目专题会议对华夏学院中青年教师教师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自己的两点建议:一方面对于科研经费报销,建议纵向科研项目经费可从严管理,但横向经费适当放宽;另一方面对于电工电子实验室设备老化,鼓励本校老师自己开发,更新实验设备,希望学校给予相应的政策。

自动控制教研室主任张素文发言,可借鉴理工大成熟的科研项目经验,比如理工大横向项目是项目负责人制,并建议学校多给些教与研的鼓励性政策,为了能让老师有整块的时间集中专注于科研,能否学校在给有科研任务老师排课的时候,尽量集中些,能否制定院内基金管理办法。

华夏学院黄国赋副院长做了总结性发言,认为科研应该为了教学服务,同样教研也是为了教学服务,本着科研项目不赚钱的指导办法,而用奖励机制激励中青年教师从事科研,通过科研提高自身学术素质与综合素养,具有创新精神,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做到教学知识更新,与时俱进,从而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以及具有卓越工程师技能的综合应用型人才。

接着参会的有科研项目的老师、及在读博士的老师分别提了自己的建议,总的建议可归纳五点:1.能否学校拿出部分经费给老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2.建议学校制定项目验收的标准,这样从事科研老师具有可操作性,3.能否给在校外从事调研的老师一定的调研经费,4.能否给老师在春季或秋季,学校开学期间,安排老师培训,建议不占用老师的寒暑假或节假日等的休息时间,5.老师从事科研压力大,能否给予老师一定报酬或补偿等。

最后产学研办公室副主任黄志军结合本次科研项目的专题会议,作了深入具体总结:

首先,要对科研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与科研氛围。建议开建科研专题网,将有关科研精神及文件挂在网上,共全校老师传阅,参加科研老师也要利用自身资源加大宣传力度,比如微博、微信、QQ群、博客等。只要有良好科研氛围,老师自觉或不自觉从中受到影响或感染,从而不断端正科研态度。

其次,深入学习华夏学院科研有关的文件,并制定较完善科研制度及有关的政策,尽量调动老师科研积极性。华夏学院科研文件及制度经历了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先借鉴了理工大的部分科研制度及文件,大家可查看200981号、82号文件,现在正在不断完善之中,以后将会结合本校实情,重新修订完善科研规划、制度及相关政策。

再次,成立科研团队及相应的科研机构,参加科研老师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交流,每次交流都要有纪要及日志或记录,并于检查项目进展情况及并于学校抽查。交流很重要,既让老师互相取长补短,又提高了科研氛围,氛围虽看不见,但作用很大。

再次,建议老师能走出去,接些企业的科研项目,学校将为此提供相应的支持,对信息系而言,占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立足光谷,面向关谷。这样的研究才有实体性:可是研究的产品、也可是实物、软件等,这样的研究才有应用价值,有推广价值。

学校鼓励老师接科研项目,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如获得国家级立项成功,有立项奖,信息系现在在读博士有7人,鼓励他们争取更高级别的立项,如省科研项目的指导性项目,钱不多,但名声大。科研项目能否接纳,是一个实力加人脉关系的过程,作为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力,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学校可出一定人力资源协助老师接纳相应的项目。

最后希望老师不断培养科研精神,进一步加强团队建设,培养优势,通过科研团队建设带动实验室建设及教学建设。

    (编辑:徐国成)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教学行政办电话:027-81695724  学工办电话:027-81695725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