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新
最新推荐
党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党团活动 > 正文

影动千年故事,艺润童心成长 ——皮影艺术开启非遗文化新体验

发表时间:2025-07-12 08:37作者:邓雯摄影:阅读:

在中华大地的非遗宝库中,皮影戏以光影为笔、皮偶为墨,演绎着千年的民间故事;在乡村支教的课堂上,大学生志愿者用热情作桥、知识作舟,搭建起孩子们与传统文化的连接。7月11日,丹江口某村暑期支教课堂里,一场以皮影为主题的非遗课程温情上演,志愿者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光影交织的奇妙世界,感受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课堂伊始,志愿者老师以“一张牛皮如何变成会讲故事的精灵”为引子,拉开了皮影文化之旅的序幕。从汉代宫廷的“弄影”杂技讲到宋代市井的皮影戏班,从陕西华县的老腔皮影说到湖北云梦的楚韵皮影,老师用生动的历史故事串联起皮影的发展脉络。“大家看,专业皮影要经过泡、刮、磨等二十多道工序,今天我们用提前准备好的组件来体验!”老师举起分装着头部、躯干、四肢的信封,介绍道:“这些小组件能拼出完整人物,就像给皮影‘搭积木’哦!”她特意展示了组件边缘的小孔:“这是让皮影动起来的秘密,就像我们的关节一样灵活。”结合图片讲解完关节连接的奥秘后,播放的皮影戏片段让孩子们目不转睛,《三国演义》里的战马奔腾、《老鼠嫁女》中的花轿摇晃,引得大家纷纷模仿,课堂成了热闹的“光影剧场”。

最让人期待的动手环节中,老师先演示组装技巧:“把躯干和四肢的小孔对齐,用毛根穿起来,这样手臂才能灵活摆动!”孩子们领取组件、颜料和调色盘后,立刻投入创作。有的小朋友专注地为孙悟空的金箍棒涂上亮眼的金色,有的则精心调配色彩,想让白骨精的服饰显得更加阴森诡异。组装时,大家互相帮忙穿通关节,有人发现“武将”的手臂总掉下来,便举着作品请教老师,引来周围同学一起研究解决办法。当一个个色彩鲜亮的皮影在手中“活”起来时,孩子们举着作品在阳光下比划,光影投射在墙上,仿佛上演着一场童趣皮影戏。此次课程让乡村孩子在组装与涂色中触摸非遗,既锻炼了动手能力与合作意识,更种下了文化认同的种子。未来,支教团队将继续探索传统技艺的趣味教学,让更多乡土少年在传承中收获成长,让千年皮影艺术在孩子们的巧手中焕发新的光彩。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教学行政办电话:027-81695724  学工办电话:027-81695725

地址: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大道589号(市内乘坐586到华夏学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