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教师:袁丽平
课 程:信号与系统
班 级:电子信息工程1201班
授课时间:2022年3月31日第5-6节课
地 点:3-404
(课程授课时间地点:1-11周,星期一第3-3节{1-103};星期三第5-6节{1-405};星期四第5-6节{3-404})
袁丽平老师是位有“个性”的老师。有的老师把学生“引”着走,袁老师是把学生“推”着走,“拽”着跑。《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理论性强,计算公式多,原理复杂,很多学生一见复杂的数学公式就“胆怯”,不管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是老师的讲授都存在很大的挑战。袁老师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充分利用制作好的《信号与系统》在线课程,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线下课程严管课堂纪律,让每个学生跟上学习节奏;线上学习督促预习,做好作业。
袁老师每堂课都要求学生提前10分钟左右到教室,在课前集中观看上一节课课程学习通视频,同学之间再随意抽查上一节课的学习笔记或者知识点的思维导图,为新课程的讲授做好铺垫。
我到教室的时候上课时间还差几分钟,袁老师带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的同时,我用手机低头处理一点杂事。快上课了,我抬头看讲台,投影屏幕PPT标题上几个字让我打了个机灵:
拒做“低头族”
我赶紧关了手机,认真听袁老师讲课。
“低头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产生了很多社会问题。从信号传递的角度上讲,最大的问题是垃圾太多。袁老师播出了第二张PPT:
这还是十年前的状态,十年后的今天,信息垃圾早已以几何级数增长。
信息不完全是垃圾,还有很多有用的数据。袁老师给出了2021年“天猫双11”购物实时订单量,让同学们了解到如此庞大的数据量,数据的存储和传输都存在巨大压力!抛出的问题是“如何对物理世界进行有效采样?”
提出问题后袁老师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播放摩托车在快速行驶时的视频,提醒学生观看车轮的旋转方向,问摩托车向前行驶时车轮是否向后转?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观察实际现象,袁老师打开了教室的电扇,让同学们看扇叶是顺时针还是反时针旋转?有的同学说是顺时针转,有的说是反时针转,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越来越高。接下来老师讲时域采样定理的推导及原理,复杂的物理原理已经变得有趣,抽象的数学表达式也显得有点可爱。
结合图像动态演示,袁老师讲述了时域抽样定理的具体推导过程。讲完后,同学们纷纷发言解释课堂一开始所提出“如何对物理世界进行有效采样”的问题。
袁老师以“盲人摸象”故事作为课程知识点的学习结束,通过故事折射出抽样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袁老师语重心长地总结“思政启示”:
第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遵守原则,把握“度”,过犹则不及;
第二,诚信做人,不能以偏概全;
第三,结合武汉当前疫情形势,利用抽样定理解释为什么要两天做一次核酸而不是天天做,提醒广大同学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偏不倚。
课程思政融入自然、顺理成章,从导入生活案例-引出核心内容-落脚规章制度,整个过程连贯有序,思政融入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
至于如何拒做“低头族”?也在同学们的学习和讨论中有了启发,摒弃信息垃圾,把有效的时间用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用好科学的抽样方法,学会做人做事,更好地学习、工作与生活,挺起胸,昂起头,让青春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