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工科”背景下,教师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还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信号处理-力学笃行”特色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探索在课前导学、课中互动、课后进阶的教学全过程中实施思政育人,关注个性化培养与过程性评价,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新学期第3周,我系袁丽平老师依托智慧教室,带领电信1201班全体同学开展了一场信号处理类课程的“沉浸式”课堂翻转教学之旅,突破了“不同课程内容交叉”、“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袁老师利用暑假期间精心选择和安排授课内容,并同时发布新学期课程任务以及学生分组,让学生有充分的的时间对新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预习、讨论。
借助智慧教室多个电脑终端,让学生在课中有限的学时内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结合学生自我理解,对大量复杂公式的推导进行弱化,让学生重点阐述基本概念、关键结论、物理涵义以及理论知识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增强课程学习的目的性以及互动性,达到全体同学都能完全沉浸于课堂、吸收知识精华。
课后跟踪学生的学习状态,注重个性化培养与过程性评价,详细记录了学生、翻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各小组的分配任务完成情况。
我系全体教师秉承以学生为中心,悉心研究教学对象,注重因材施教,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构建“两性一度”的课程教学模式,强化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更好地培养了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高阶思维方式及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