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知国,从中华文史起
3月12日晚7点,在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一场关于“听爱国知国 ,从读中华文史起”专题讲座,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党委书记徐敦楷教授主讲,会场在同学们热烈欢迎的掌声中显得十分隆重。

讲座刚开始,徐教授就对华夏学院“华、夏”二字引经据典,说它们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起源象征符号,此话一出,在场学生立刻响起了热烈掌声,表示对徐教授的话题颇有兴趣。接下来,徐教授围绕“爱国知国”展开了广泛的探讨,他从人类起源的北京山顶洞人到现代遍布世界的炎黄子孙,从爱国诗人屈原提到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说从他们身上客观的表现出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魂和伟大的爱国精神,这正是我们这个民族历久弥新,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还提出我们后辈人应牢记历史上的爱国伟人,要效法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民族。
接着,徐敦楷教授又就“读中华文史”这一话题向在座听众做了系统介绍,从最早的‘赋’讲到屈原以爱国为主题的诗及《离骚》等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再又提及相继出现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主要例举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肯定了它们在中国文化史的重要地位和对推动世界文化发展的作出的重要贡献。此外,他还谈到儒、道、法、阴阳家等中国古代学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并提出了“孔子不代表儒家,儒家不代表中国文学”的论断,实为精辟和独到,在座听众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整个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9点整,伴随着徐教授作出对同学们一番期待和殷切祝愿后,座谈会正式宣告结束,会后同学们还兴致勃勃讨论刚才座谈会上的精彩话题,还纷纷上台要求与徐教授合影留念,整个座谈会取得效果颇好,让人受益匪浅。
信息系记者团 陈泽涛
2015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