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30日至7月5日,我校举办新入职教师校本研修专题培训。本次培训面向全体新入职教师,以丰富多元的课程设置为抓手,全力助推新教师提升综合能力,为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吴永桥首先代表学校董事会和全体师生对新教师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我校一直非常重视教师培养与人才队伍建设,围绕 “立德树人,为国育才,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定基础,为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华夏力量” 的办学使命,希望新教师通过系统课程培训,尽快适应工作环境,转换角色,融入学校大家庭。
同时他勉励新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不断学习,勇于创新,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精神,融入学校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的良好氛围中,助力学校在 “地方性、应用型” 的总体办学定位下,实现各阶段发展目标,共同书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

“我志愿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体育学院副院长吴飞的带领下,全体新入职教师庄严宣誓。庄严仪式强化新教师的教育使命感与责任感,牢记教育初心与担当,在日后工作中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为培养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创新素养、国际视野和‘五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奉献力量。

宣誓结束后,校领导依次为新入职教师代表授予校徽纪念品。



学校党委书记丁德智以 “传承信仰力量 不负时代使命” 为主题进行分享。他引导新教师传承优良教育精神,明确在新时代的教育使命。助力新教师树立正确教育观,将个人成长与时代需求结合,紧扣学校 “立足武汉,面向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走向世界” 的服务面向定位,为培养优秀学子筑牢思想根基。

副校长丁成忠讲解学校发展历程与现状,帮助新教师全面了解学校文化、办学理念及成就,其中详细介绍了学校在 “发展应用性学科,打造优势特色学科,促进学科交叉,构建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方面的举措与成果,增强新教师归属感与自豪感,使其能更好地向学生传递学校精神,融入学校发展大局。

副校长胡水兵解析学生认知行为模型并传授策略。让新教师掌握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逻辑,提升处理学生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保障教学活动有序开展,为实现 “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适时发展研究生教育” 的办学层次定位提供支撑。

党委宣传部部长龚先军分享当好学生引路人的经验,指引新教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在学生成长中发挥引导作用。助力新教师明确角色定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学校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的目标同频共振。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波阐释新时代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内涵与实践路径,强调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帮助新教师树立高尚师德,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维护教师队伍良好形象,为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助推学校在 “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 的办学类型定位上稳步前行。

校长助理、人力资源部部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美云讲解教师发展路径。她帮助新教师明确职业规划方向,了解晋升、培训等机会,激发其自我提升动力,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为学校在 “一流专业建设和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等方面的发展注入持续活力。

教务部部长杨易解读学校教学管理制度,为新教师教学工作提供明确指引,确保教学计划、考核等环节合规,保障教学质量,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提升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助力构建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

科研部部长、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张城芳分享高校科研工作经验,指导新教师平衡科研与教学,明确科研对个人成长及学校学科建设的意义,鼓励新教师参与横向项目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契合学校 “坚持以应用研究为主,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实现产学研合作育人” 的科学研究定位,激发科研热情,助力学校科研实力提升,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教学督导办公室主任潘连柏从督导角度传授方法技巧,他结合督导经验,针对性指出教学中常见问题与改进方向,帮助新教师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效果,提升课堂质量,为学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教学保障。

通识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胡春福分享通识教育工作经验,拓宽新教师教育视野,让其理解通识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助力其更好地参与通识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推动学校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财务部副部长李月讲解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使新教师明确财务报销等流程与规范,避免工作中出现财务问题,保障学校财务工作有序进行,也让教师能更专注于教学科研。

外国语学院教师王丽丽传授课堂语言技巧,让新教师掌握语言表达技巧,增强课堂吸引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教学更高效,同时也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助力培养学生的 “五会” 能力。

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系系主任袁丽平分享课程思政实践经验,指导新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技术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助力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落实课程思政要求,提升教学的深度与温度,与学校培养 “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精神” 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相契合。

智能制造学院执行院长齐洪方以 “教师 24 小时” 为主题,让新教师了解一天工作流程与要点,提前做好工作规划,更快适应教师角色,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各个环节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天洁分享双创大赛攻略,帮助新教师掌握指导学生参与双创大赛的方法,提升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助力学校双创教育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响应学校 “创新素养” 的人才培养要求。

秋叶集团金牌讲师郑远霞分享 AI 工具应用,为新教师开拓教学创新思路,助力其在备课、教学等环节提高效率,推动教学方法革新,培养适应时代的创新型人才,提升学校教学竞争力。

教师发展中心 “BOPPPS” 教学团队讲解 BOPPPS 教学模型,帮助新教师优化教学设计,使课堂结构更合理,环节更紧凑,提升教学逻辑性与有效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发展中心 “对分课堂” 教学团队开展实操培训,传授对分课堂模式,让新教师掌握师生互动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发展中心 “学习通” 教学团队详细讲解了超星 “一平三端” 系统实施数字化教学的方法和步骤,帮助新教师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发展中心 “雨课堂” 教学团队讲解雨课堂的应用方式,助力新教师开展智慧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精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个性化辅导学生,推动教学模式创新,提升教学智能化水平。




通过系统学习,新教师们不仅全面掌握了学校文化、制度规范与教学管理体系,更在教学能力、科研素养与职业规划意识上实现了显著提升,对学校的阶段性发展目标有了清晰认识。
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全新起点,持续精进自我,为学校发展注入鲜活动能,共同为实现 “成为世人尊重的一流应用型大学” 的愿景而努力。
学校将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搭建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提供更精准的成长支持,以师资力量的高质量提升,驱动学校教育事业迈向新高度,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