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一新生更好地了解专业方向,明确大学学习规划,2024年4月24日,电信1241班导师班主任葛蓁老师组织开展了一场内容全面深入的专业培养方案解读会。此次活动主要围绕专业培养方案、创新模块学分获取途径以及大学四年学业规划等关键问题,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指引前行方向。

会上,葛老师首先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解读。在谈及毕业学分要求时,葛老师重点强调了创新模块学分的重要性。创新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生需至少获得 2 学分。为帮助学生们了解获取学分的途径,教师列举了一系列可参加的学科竞赛。其中包括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湖北省物理实验创新设计竞赛、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这些竞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还有助于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从电路设计、程序编写到系统调试的全过程,对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极大帮助。
针对大一到大四的学业规划,葛老师给出了详细建议。大一阶段,着重打好基础,学好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等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为后续学习筑牢根基。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社团活动和学术讲座,初步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大二学年,深入学习专业核心课程,如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专业核心知识。此时,学生可以尝试参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竞赛,积累实践经验。大三阶段,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智能电子设备开发”或“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方向,选修相关课程,并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或科研实践活动,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四学年,全力投入毕业设计和实习工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为顺利步入职场或继续深造做好充分准备。
此次解读会让学生们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为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供了有力指导。不少学生表示,通过老师的讲解,明确了努力方向,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信心。